01 科教兴国战略
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制定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在科学技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关于科学技术的法律。1995年5月,党中央准确分析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形势,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不断提高创新能力。5月26日,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们必须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不懈地着力提高国家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
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后,在继续实施“863”计划的同时,1997年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加强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工作。党中央还敏锐地认识到,信息化是一场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强调要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1999年11月,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1999年“神威”计算机的问世,打破了西方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机技术方面对我国的封锁。
为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建功立业,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决定,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于2001年2月19日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数学家吴文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荣膺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在教育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强调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199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正式实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同年,国家正式启动“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985工程”,重点支持若干所高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国家合理调整高校布局结构,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逐步改变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状况,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方面,逐步形成政府为主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办学新体制。国家大幅度增加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有力支持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02 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我国经济高速粗放增长、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我国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党的十五大和1998年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都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大力推进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工业污染源达标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工作,全面开展淮河、海河、辽河和太湖、滇池、巢湖水污染防治,酸雨污染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大气污染防治。党的十五大以后,国务院颁布《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并作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严厉打击非法捕杀和经营野生动物等一系列规定,开展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启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年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
1978年,党中央作出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启动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到2001年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建设任务,“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10%,初步建立起阻止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这项工程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在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塞罕坝林场、右玉县等一批防沙造林、改善生态的先进典型。
03 西部大开发战略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和发展条件差异较大,长期以来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西部地区积累了相当的物质技术基础,但同东部地区相比,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关系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早在1988年9月,邓小平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又强调,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1995年12月中下旬,江泽民在陕西、甘肃考察期间,开始思考和酝酿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问题。他提出,要通过国家的大力扶助,通过其他地区特别是比较发达地区的多方支援,努力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当时,西部地区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迫问题就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1997年8月,江泽民在《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出批示,提出要齐心协力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随后,国务院采取了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和移民开发等一系列措施。广大西部地区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的支援下,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规模植树造林,向荒漠化开战。
世纪之交,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加速推进,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条件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要求通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对此作了进一步部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面启动。随后,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西部开发的政策适用范围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国务院批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实际工作中比照西部开发的有关政策措施予以照顾。为支持西部大开发,国务院制定出台有关财税、金融、外资外贸、吸引人才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扩大西部地区公共投资规模;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有力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总揽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扩展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04 “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自己,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大胆“走出去”,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才能把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带出去,使我国更有条件引进新的技术、发展新的产业,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更好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
1996年7月,江泽民在河北唐山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加紧研究国有企业如何有重点有组织地“走出去”,做好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这篇大文章。1997年12月,江泽民在会见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代表时进一步明确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方面,缺一不可。这是一个大战略,既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
根据这一战略部署,我国的对外开放从过去侧重引进为主,发展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企业到非洲、中亚、中东、东欧、南美等地投资办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到2001年底,我国累计参与境外资源合作项目195个,总投资46亿美元;累计设立各种境外企业6610家,其中中方投资84亿美元;境外项目平均投资达252万美元,比上年提高近30%.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在实施海外投资战略中发挥了龙头作用,已初具跨国公司雏形。
“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促进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拓展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这是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道路上作出的又一项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